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賞析
2023-02-08 天奇生活 【 字體:大 中 小 】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賞析: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蒼茫又具封閉式意味之境界,無異為詞人沉郁苦悶之孤懷寫照,而暗應合上闋開頭之郁孤臺意象。鷓鴣聲聲,是呼喚詞人莫忘南歸之懷抱,還是勾起其志業(yè)未就之忠憤,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實難作一指實。這兩句寫朝廷一味妥協(xié),久未光復中原,作者心中滿懷愁苦,表現(xiàn)的極其悲涼。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出自宋代詞人辛棄疾所作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原文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作者: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翻譯
郁孤臺下這贛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淚。我舉頭眺望西北的長安,可惜只看到無數(shù)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擋住?江水畢竟還會向東流去。夕陽西下我正滿懷愁緒,聽到深山里傳來鷓鴣的鳴叫聲。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注釋
?、牌兴_蠻:本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雙調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上下片均兩仄韻轉兩平韻。
⑵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萬安縣南六十里(《萬安縣志》)。
?、怯艄屡_:今江西省贛州市城區(qū)西北部賀蘭山頂,又稱望闕臺,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數(shù)丈”得名。清江:贛江與袁江合流處舊稱清江。
?、乳L安:今陜西省西安市,為漢唐故都。此處代指宋都汴京。
⑸愁余:使我發(fā)愁。
⑹鷓鴣:鳥名。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賞析
此詞寫作者登郁孤臺(今江西省贛州市城區(qū)西北部賀蘭山頂)遠望,“借水怨山”,抒發(fā)國家興亡的感慨。
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歷史回憶,抒發(fā)家國淪亡之創(chuàng)痛和收復無望的悲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與不滿之情。全詞對朝廷茍安江南的不滿和自己一籌莫展的愁悶,卻是淡淡敘來,不瘟不火,以極高明的比興手法,表達了蘊藉深沉的愛國情思,藝術水平高超,堪稱詞中瑰寶。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為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任江西提點刑獄,駐節(jié)贛州、途經(jīng)造口時所作。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作者介紹
辛棄疾,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堅決主張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
但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并遭到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于江西上饒、鉛山一帶。韓侂胄當政時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猜你喜歡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 端午節(jié)祝福詩句大全
16.5萬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描寫芒種的古詩詞
19.2萬
芒種節(jié)氣古詩有哪些 芒種的古詩有哪幾首
11.9萬
芒種節(jié)氣詩詞 關于芒種的詩句古詩
8.5萬
贊美芒種的詩句 關于芒種節(jié)氣的詩句
9.4萬
270度是什么角 角的種類
13.9萬
25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質數(shù)是什么
11.1萬
28的因數(shù)有 因數(shù)的定義
13.8萬
32的因數(shù) 因數(shù)和乘數(shù)是否相同嗎
11.9萬
33的因數(shù) 33的因數(shù)有幾個
14.1萬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賞析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意思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翻譯
梨花風起正清明全詩賞析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意思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出處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出自哪部作品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出自哪里
天門中斷楚江開的意思是什么
